放生开示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放生开示 > 放生回向 >

放生回向

福建哪个地段放生好,福建厦门梵天寺

2024-02-23放生回向admin 792
6、厦门同安梵天寺院里还有一座建于宋代(元佑年间即1086-1094年)的婆罗门佛塔,三层方形,石构实心,高6米,须弥座底为78米,四角浮雕侏儒,四面浮雕走兽。10、回忆着自己从出生

一、青岛哪里可以放生鱼

1、厦门梵天寺位于大轮山南麓。为福建省最早佛教寺庙之与福州鼓山涌泉寺、莆田广化寺、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连为福建沿海一线的名寺。在厦门与南普陀寺同为厦门著名的佛寺,同安梵天禅寺创建于隋代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比厦门南普陀寺早300多年,比泉州开元寺早100多年,乃八闽最古老的寺庙之其原名兴教寺,有庵七十二所。宋熙宁二年(1069年)合为一区,赐名“梵天禅寺”。“大轮梵天”以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入“厦门二十名景”。

2、同安梵天寺坐落在厦门市同安区大轮山南麓,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创建,初名兴教寺,是福建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唐代咸亨年间形成规模,有大小庵堂72所。至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合为一处,改名“梵天禅寺”。元代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毁于兵火。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由住山僧无为重建,形成完整的佛寺,有山门、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主体建筑,由下而上集中在一条中轴线上,规模恢宏。厦门的妙释寺、鼓浪屿的日光寺均是它的分禅。寺后有纪念朱熹的明代建筑文公书院、仰止亭、石瞻亭、千佛阁、魁星阁等建筑群,茂林修竹,环境幽雅。

3、同安梵天寺整体建筑庄严肃穆,宏伟壮观。其中金刚殿、大雄宝殿、法堂于民国七年(1918年)被北方军阀张树成纵火烧毁,仅存山门、钟楼和一些题刻。文革期间又在原址上修建同安县看守所。随着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及落实宗教政策,厦门市政府决定复建梵天寺,在人民和海外侨胞的重视和支持下,终于在1993年11月底搬迁看守所,翌年元月举行梵天寺复建奠基典礼。同年年底,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先后施工复建。1997年9月落成,寺前开辟梵天广场、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宋朱熹为同安主簿时,常到梵天寺游玩,留下多处摩崖石刻,明代王京建筑的仰止亭、刘裳建的石瞻亭、林希元倡导的紫阳书院等,都是纪念名儒朱熹的重要历史建筑。大轮山因其“群峰自北奔跃如车轮”而名,方圆约一平方公里,海拔108米,自古就是同安名胜,自清代康熙年间形成“轮山八景”,即轮峰迭翠,浔海归帆,东溪塔影,绿沼荷香,幽岩月色,梵寺钟声,瞻亭石倒,圣迹泉浏。

4、现修复山门、功德堂、念佛堂、钟楼和千佛阁等古迹。山门因蛀蚀,1981年仿古重修;门前立两尊“石将军”和两座石经幢。门楣原有朱熹题写的一块“大轮山”漆木匾,每字二尺一寸见方,苍劲有力,已毁。钟楼在原寺院东侧,四角亭式的双层砖木建筑,造型古朴大方,内原有重650多公斤的铜铸古钟,上刻“明洪武二年造”字样,今无存。法堂小花园保存着完好的唐代石刻,其中有3块浮雕,人物皆着短袖上衣和长裙,分别摆出吹笛、击拍和捧莲果的姿势,下方两角浮刻浮云图像,以衬托仙女从天而降的轻盈柔美,人物造型与装饰都象敦煌飞天壁画。

5、钟楼旁还有一座婆罗门佛塔,原是同安城内西安桥头的镇桥石塔,建于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1957年迁今址,故又名西安桥塔。塔为三层方形,石构实心,高68米。其中须弥底座高78米,四面浮雕走兽,四角浮雕侏儒;二层每面浮雕坐莲佛像;三层四面浮雕佛教故事图像,四个上角浮雕展翅神兽。该塔是研究古代宗教及石雕艺术的珍贵资料。1961年,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厚学法师圆寂后,其占地120平方米的舍利塔园是目前厦门地区最具壮观的僧人墓园。“大轮梵天”以其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入“厦门二十名景”。

福建哪个地段放生好,福建厦门梵天寺

6、厦门同安梵天寺院里还有一座建于宋代(元佑年间即1086-1094年)的婆罗门佛塔,三层方形,石构实心,高6米,须弥座底为78米,四角浮雕侏儒,四面浮雕走兽;二层每面浮雕坐莲佛像4尊;三层四个上角展翅神兽。四面浮雕佛教故事图像。刹座覆莲盆,刹杆五层相轮,刹尖葫芦。婆罗门佛塔是研究古代宗教史及石雕艺术的实物资料,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梵天寺历代高僧辈出,香火不断。唐代黄蘖、慧日,五代道丕、观至,明代无为、法相,清代实韬、无疑,现代会泉、会机、性愿等名僧都曾住锡该寺,奉佛行善;弘宏船、印顺大师也曾挂单梵天寺,现任住持厚学法师为台湾佛教印顺大师徒弟,五十年来以复建梵天寺为已任,广结善缘、出洋募资,鸠集成裘,遂使千年古刹重放异彩。此外,梵天寺里,还有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书写的楹联:“梵行庄严广直德本,天人归仰常转法轮”。大轮山梵天寺是一处名山古刹,既是专家学者考察"国际朱子学"的学术园地,又是海内外善信朝圣礼佛的宗教圣地。它正以崭新的姿容笑迎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和游人。

7、作为厦门同安梵天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配套项目,总用地面积14005平方米,建设用地面积7085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1160平方米,其三面观景,公园、河溪环绕而置,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贯通城区、交通便利。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梵天美食城结合项目的地理特征及梵天寺创建国家4A旅游景区的目标要求,力争打造成以省、市、区特色名小吃为主、旅游购物为辅、兼具梵天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功能的旅游特色商圈,填补同安旅游餐饮接待的空白,集中带动更大的人潮。而东溪公园的大型停车场则解决了游客停车的后顾之忧。

8、梵天寺经幢位于杭州城南凤凰山南麓,梵天寺路西端原梵天寺前。是吴越建筑艺术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瑰宝。梵天寺为五代吴越国名刹。据《吴越备史》载,梁贞明二年(916年),钱镠迎(贸阝)县(今鄞县)阿育王寺释迦舍利塔到杭州,建城南塔珍藏。后城南塔毁于火。乾德三年(965年),吴越国王钱弘俶重建,后改名梵天寺。五代后梁贞明二年吴越国国王钱缴迎明州(今宁波)阿育王寺释迦舍利,于梵天寺前建塔,名南塔,后毁于火。宋乾德三年,钱弘在原址建石刻经幢两座,相距10米余,高67米,现保存较完好,为浙江省现存经幢之最高者。

9、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0、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二、广东放生鱼的地方

1、仁慈法师,厦门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1978年-88年高中毕业,1988年7月出家于西安卧龙寺礼能元法师披剃。1988年-92年就读于闽南佛学院并本科毕业。1992年-96年闽南佛学院任教后任教务主任一职。1996年-00年应邀至新加坡金塔寺、龙山寺协助法务。2000年3月回国常住养真宫至今。2006年11月当选为厦门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2、我是个孤儿,不知出生于何处,成长于平溪。我是在师公、师父的疼爱中长大的,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种爱弥补了我所缺少的母爱,这种爱,这种环境给了我一颗平凡而又单纯的心。

3、六岁时,住在寿宁的三圣院中,一直到在十八岁来祟福寺前,于此住了十二年光景。寺名是因大殿中央的三圣而得名的。寺前有条小溪,终年清澈见底。溪上有一座石拱桥,另一边则是清净的佛门。从跨过这条桥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我即将步入佛门之路。

4、有人问过我:“你妈妈呢?”而我的答案很简单:“我们没缘份,因此我才会在寺庙中长大。”因为在寺院中长大的缘故,遇到的出家人比较多,虽然遇到了各种形形色色的出家人,但是那时我并不怎么喜欢他们,总觉得这些人和在家人没什么区别,所以除了师公,师父,我并没有和其他出家人有过什么接触。直至有一天一位法师来庙里讲经,刚好我放假,没有事可干,于是我师公就要我去听经,虽然不想去,但是我从来没有违背过他的意愿,就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了。但是去听过一次以后,我便喜欢上他讲的经,他讲的经让人听了能法喜充满,没有枯燥的感觉。听过他讲的经后,我对佛教、对出家人的认识慢慢地改变了,他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原则。从那以后,我渐渐的喜欢上了出家人,也慢慢地接触,与他们的交谈能让我快乐无比。

5、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其一生也平平淡淡,我没经历过什么沦桑,也就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在我读初二的时候,临近的一个小庙里寄来了一张报考预备班的招生表,缘分的关系吧!那个小庙的小孩不去,就送给了我,我师公就问我要不要去。在此之前,去读佛学院和出家的念头,我根本就没想过,也不会答应的。可是这次我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有一些居士劝我把初中读毕业了再去,可是我这次铁了心要去,我向往佛学院,虽然我对佛学院很陌生,同时也很好奇。我的出家因缘转折点就从这里开始的。

6、在一个中秋时节,我怀着仰慕的心来到了福州崇福寺,崇福寺是一座很著名的丛林。初来时的印象是很幽静,空气很新鲜。我被录取了,在这里住了下来,来到这里后,看到的出家人更多了,也慢慢的了解了佛教,她们的生活是那么的井然有序,那么的规律,学院给我的这种感觉令我回味无穷。

7、不知不觉的就在这里过了半学期了,在这个僧团里过了这么久,熏习了一些佛法,我想出家的念头越来越强了,青山、古刹、晨钟、暮鼓,这些日复一日的相伴,注定了我的一生将会与青灯古佛相伴。于是,在2010年正月初九的那天我剃度了,就这样遁入空门了。

8、但是我出家后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也不可能知道出家的目的。半年来的学习,让我知道我已经在进步了,使我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而这些体会是我来祟福寺之前未曾有过的。如今,我体会到了佛法的不可思议和奥妙,如果不曾来到佛学院,这些道理将永远都不会知道,就真的是白来人间走一回了。

9、法师说过,人生要有目标,有理想有追求。

10、回忆着自己从出生,成人,直至进入佛学院出家,对自己的目标一直没有确立,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自己的一生将要追求什么。直到来祟福寺后,法师提出问题:你们以后有什么目标,理想呢?我才发现这是自己从没想过的一个问题,才发现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迷迷糊糊的过生活。此后我常常问自己,我出家以后有什么目标呢?有什么追求呢?答案就是我要追求永恒的东西。而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永恒的东西存在,世间的万物无不是在不断的变化,人生是短暂的。《四十二章经》里说:“命在呼吸间。”是啊,人生无常,如梦幻泡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