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哪里能放生鲫鱼,湖南160余万人受“冻”直接经济损失逾10亿
一、放生因果报应故事
1、中新社长沙1月4日电连日来的持续冰雪天气不仅“冻”住湖南交通,也把三湘民众“冻”得够呛。湖南省民政厅4日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有48万人遭受低温冷冻和雨雪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2、1月3日,由于道路结冰,湖南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对游客关闭。当日,湖南再次降雪。当地气象部门预测,低温雨雪天气将持续到8日,湖南省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并下发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紧急通知,以防不测。连续雨雪天气已造成湖南局部地区交通严重受阻,较大事故不断发生,滞留人员、车辆增加。新华社记者赵众志摄
3、受高空低槽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1月1日至4日,湖南大部分地区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共有67个县市先后出现冰冻。截止到4日8时,湘西、湘中以南仍有59个县市为冰冻天气,湘南地区冰冻有所加强。
4、此轮冰冻天气造成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常德市、张家界市、益阳市等5市州21县市区内,48万人遭受低温冷冻和雨雪灾害,紧急转移安置人口88万人,被困人口31万人。在这些受灾地区,农作物受灾面积1千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2千公顷;倒塌房屋935间,其中倒塌民房235户909间,损坏房屋4835间;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4亿元。
5、在怀化市辰溪县,冰冻厚度达9毫米,全县30个乡镇、部分工矿企业遭灾,损失惨重。除省道S223线界牌坳、桃树坳冰封路面外,该县多条县道因冰冻中断通行,5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其中蔬菜、油菜面积分别达12万亩、27万亩,全县因灾总损失达7500万元。
6、目前,湖南省政府已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民政部门做好各类救灾物资储备,确保受灾民众基本生活需要。各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经验教训,完善雨雪冰冻灾害及相关应急预案,健全各相关职能部门(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和应急联动机制,确保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7、佛教在线湖南讯11月28日晚,南岳万寿广场一场纪念晚会揭开南岳佛教协会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现场清净妙美的梵呗声,为观众和游客呈现出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8、晚会分为《法愿》、《传灯》、《欢喜》三个篇章,通过以南岳佛教协会60周年为时间线,翻开南岳佛教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晚会在空灵悠远的《钟声偈》中拉开序幕,独唱《愿做如来使》讲述南岳佛教奠基者慧思大师传道弘法的艰辛,情景剧《磨砖》演绎了发生在南岳衡山磨镜台这起著名禅门公案,音诗舞《一花五叶》展示出南岳佛教在世界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对中国佛教的深远影响。
9、印能法师唱颂的《华严字母》,让整个晚会现场都沉静在一片感动与祥和的气氛当中,而气势恢宏的舞蹈《寿岳祭》、歌伴舞《菩萨面前许个愿》等,极具浓厚的南岳地域文化特色。晚会现场还举行了南岳佛教文化研究院授牌仪式和表彰领奖仪式。
10、本次“千年修行路弘禅护法心”南岳佛教协会成立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由湖南省宗教文化交流促进会、湖南省佛教协会、南岳区民族宗教局共同指导,南岳佛教协会主办,共包括“千年修行路弘禅护法心”南岳佛教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晚会,南台寺“护佑苍生,瞻礼舍利”启动仪式,南岳佛教协会成立60周年书画图片展,纪念南岳佛教协会成立60周年暨成立南岳佛教文化研究院座谈会,祝圣寺“禅·夜”活动启动仪式、三德讲堂讲经活动、禅意人生修炼营等7项活动。
二、香港哪里可以放生王八
1、南岳衡山,中华五岳之素以“五岳独秀”、“中华寿岳”、“文明奥区”、“宗教圣地”著称与世,尤其以世界独一无二的道、佛“共存一山、共荣一庙”的宗教和谐特色著称于世。“谈中国的佛教离不开禅宗,谈禅宗离不开南禅,谈南禅离不开南岳,南岳是出祖师爷的地方。”已故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曾如此推崇南岳衡山。
2、近年来,南岳切实加强对南岳宗教文化的挖掘整理,促进宗教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了国际道教论坛、第三届千年佛教论坛等活动,并推出南台寺“护佑苍生,瞻礼舍利”,祝圣寺“禅夜”,“禅意人生修炼营”,“三德讲堂”等系列禅修体验活动,弘扬南岳宗教文化,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南岳“宗教名山金色旅游”品牌。
3、湖南省政协常委陆国柱出席典礼
4、益阳市副市长周振宇讲话
5、2012年1月10日,湖南省益阳市会龙山公园福源寺举行福源寺落成佛像开光暨书画艺术展庆典。湖南省政协常委陆国柱,益阳市副市长周振宇,益阳市政协副主席曾立坤,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常德市乾明寺方丈明禅法师,广东云门寺方丈明向法师出席典礼。
6、福源寺建设历时5年,投资3000多万元,总用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设有天王殿、法堂、藏经楼、钟鼓楼、珈懒殿、祖师殿、讲经堂等,是一座唐代风格的仿古建筑。福源寺的落成为益阳旅游又增添了新的亮点,是益阳市佛教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一次重要展示。
7、益阳副市长周振宇在讲话中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旅游作为一类独特的旅游产品,必将对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产生特殊的促进作用,对益阳佛教文化复兴和佛教文化旅游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益阳作为汉传佛教文化的重要策源地之福源寺的落成,也将对弘扬佛教文化,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8、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5)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王国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出家修道成为宗教领袖后,称为佛陀,意即觉者。他一生活动在印度北中部和恒河流域一带,世寿八十。其根本教义为"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诸说,前两者是探讨人生的意义和归宿,后者涉及到对世界上万事万物原则性的看法,主张人们应该从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认识宇宙人生的真面目,使精神境界得到提高,从而获得安乐。上述三说,称为"原始佛教"。释迦牟尼佛涅槃后,逐渐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两个大的部派,前者有十一部,后者有九部。叫“部派佛教"或"大乘佛教"。其共同特点是:以阿罗汉为最高果位,只求自我解脱,而不注重普渡众生,其理论基础是"业感缘起论",意即一切事物都是由许多条件凑合在一起形成的,但行为的潜在力量是主要条件,是它感召的。公元一世纪左右,又出现了"大乘佛教"。以龙树(约公元150-250)提婆为首而创立的中观派,主张"性空缘起论",意即一切事物都是许多因素构成,不存在独立的固定不变的实体。接着又出现了以无著(约410-500)世亲(420-500)为首而创立的瑜伽行派或唯识派,主张一切事物都不能离开人们的认识而单独存在,叫做"赖耶缘起论",最后又形成了佛教与婆罗门教(印度教)相结合的产物--密教,主张"六大缘起论",意即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因素构成。许多大乘经典中含有以"如来藏"(真如)为事物的本体,一切事物都是真心的幻现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印度没有形成一个思想体系,传入中国后才形成,后人称为"如来藏缘起论"或"真如缘起论"。这些理论,统称"大乘佛教"。这是印度佛教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全过程。
9、这些佛教理论,包括原始佛教,部派(小乘)佛教、大乘佛教,逐渐由印度传到东南亚各国,乃至遍及全世界。我国汉族地区佛教一般认为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的。小乘佛教不盛行,大乘佛教获得蓬勃发展,经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各代建立了不同的学派和宗派,隋以前,有学派而无宗派,隋唐以后才有宗派,隋以前有毗昙师、成实师、俱舍师、摄论师、地理师、涅槃师六个学派。隋代建立了天台宗、三论宗两个宗派,唐代建立了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禅宗、密宗六个宗派,合称"大乘八宗"。此外还有一个三阶教,概括一句话,汉传佛教的宗派,叫做"六师八宗一教",唐末五代北宋间大乘佛教的宗派中的禅宗又分出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后来临济宗中又分出杨岐派、黄龙派,世称"五家七宗"。湖南地区以天台宗、禅宗、净土宗较为盛行。,
10、佛教何时传入湖南,南朝梁宝唱编写的《名僧传抄》和慧皎编写的《高僧传》以及宋代志磐著《佛祖统记》三书,都有涉及湖南佛教传人、时、地的记载。据之可以断定:外来湖南的第一僧人是来自浙江省嵊县附近葛砚山的竺法崇,创建的第一个寺院是长沙麓山寺;西晋武帝泰始四年是佛教传入湖南的第一年。其依据是:宝唱《名僧传抄》,成书于梁武帝天监十三年,其书第八卷目次上有《晋长沙麓山寺沙门释法崇传》都曾受佛教思想很大的影响。所谓"居士佛教"基本是在清代出现的。